(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经验性学习理论: 经验性学习理论是杜威和库伯的重要代表思想。杜威的经验论将经验与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活动过程中儿童的主动性。库伯吸收了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的精髓,进一步提出了经验学习圈模式。库伯认为学习是持续地经验构成与再构成的动态过程,由“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观察——实践应用”四个模块组成,从而产生不断上升的学习经验螺旋。 实验操作教学: 实验操作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教师指导下,使实验对象发生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实验操作能力。其教学目的不仅验证教材给定的科学概念,更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 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实践研究: 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研究将突出学生实验操作中形成思维方法的经验累积过程,通过教师间接经验的教学,学生将高效转化为自我的直接经验。结合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模式,强调经验的螺旋动态形成过程。以科学标准和科学教材为蓝本,通过将小学阶段的实验操作内容统筹归纳、建构实验操作标准、变革实验教学模式、重组实验内容,学生更全面、完整地亲历实验操作过程,丰富实验操作细节、了解实验药品配比、分析实验数据、创新实验教具等实验操作经验,最终使学生获得自主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科学品质。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关于经验性学习理论研究国内外领域现状 一、关于经验性学习理论国内外研究 在国外,杜威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经验论,他提出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强调经验即生活,杜威的经验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心理学上,一味强调了儿童的中心作用,忽视了教师间接经验的教学,仅仅形成了一种思潮,未能深入实践。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有了重大改进,他强调从行动中总结经验,通过经验升华规律,再运用于实践中。 国内对经验学习理论的研究也十分广泛,大部分学者通过研究杜威和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进行自己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形成自己对经验学习的理解,将经验学习视为达成对学生生命关怀的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特别是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成人学习实践。 二、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实践国内外的研究 美国提倡STEM教育,从教材设计、教师培训、教学理念和方式等各方面注重科学的实践性和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探寻科技的奥秘。美国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方法”开展科学教学活动,俄罗斯中小学的科学课形式多样,经常被搬到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园之外的场所。他们对科学实验操作部分都没有明确划分。 在我国,科学课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有的学校还特地增添了实验考察环节,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熟练,远远低于教学的预期水平。国内对于科学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视,教育部把加快科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国内很多学校及教师都十分重视科学学科的开发,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概言之,虽然杜威的经验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他将课程的本质看成是直接经验的总和,强调了儿童的本能,否定了间接经验的作用;片面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课程本身的经验传承。本课题将融合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和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模式,通过教师间接经验的指导,推动儿童的科学实验操作经验的螺旋式获得,强化儿童实验操作技能经验,通过重组验操作教学内容、变革实验教学模式,推动儿童总结实验规律,创新实验设计,用小组化的探究模式,大幅度提高全体儿童科学实验操作的探究能力,在国内外少有研究。 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融合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和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模式,依托课标和教材,形成一套更细致全面的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准则,统筹建构小学科学的实验操作理论体系,为教师教授实验操作提供准确、周密的参考建议,如分组建议、实验材料改进建议、教师教具改进建议、活动手册填写建议等。从而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操作的细则,统整实验思维,发展实验操作探究能力。 2.实践价值 通过变革科学实验教学模式,按不同模块对应梳理实验操作标准,依托核心概念框架,重组实验操作内容,并搜集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操作的丰富案例,形成一个较成熟的系统实施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的经验,对指导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有重大促进作用。作为吴江区科学学科基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厘清经验性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2.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验操作经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推动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3.促进教师实验教学经验的积累,提升教师经验性实验教学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 4.通过科学课堂实践教学搜集实验操作教学经验,形成一套起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作用的经验性教学产品。 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子课题1: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文献研究 研究要点:①搜集经验性理论相关资料;②结合教学规律,撰写适合小学经验性学习理论的的综述,形成适合小学科学的实验操作经验教学理论。 子课题2:本集团科学实验操作的现状研究调查研究 研究要点:①分年级分大概念进行课堂观察,课堂实录;②将课堂观察和课堂实录进行整理,罗列现有科学课程在实验操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和问题缺口。 子课题3: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设计的研究 研究要点:①基于科学课程标准,从一到六年级12册科学教材中提取全部的实验操作内容,梳理并细化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目标;②形成一套相应的较完善的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案集。 子课题4: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研究要点:①制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药品配制、数据分析、仪器使用等操作细节的具体步骤;②整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经验,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编制校本化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活动手册。 子课题5: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典型案例研究 研究要点:①搜集师生在实际运用小学科学经验性教学模式的案例,归纳成功的经验;②整理学生运用经验学习的方式,形成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案例集。 子课题6: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的产品研究 研究要点:①将整理好的《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案集》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学生活动手册》实践于科学课堂;②形成一个总结性分析报告。 研究重点: 子课题5、6为研究重点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研究思路 本课题通过研究相关经验性学习理论,提取对本课题有用的思想,形成独特的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经验性学习理论。通过调查现阶段小学科学课程学生实验操作的现状,进行问题分析,搜集相关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经验,从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两方面同时推进案例成功经验的不断完善直至最终形成。通过整理实验操作内容,实践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实验操作教学设计,形成系列产品,实践于小学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探究水平。
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0月): (1)搜集经验性学习相关理论,在各个专业网站上下载相关论文并研究反思,形成综述,为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分工负责,合作研究,实施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让课题研究有序有效; (3)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一边填写,一边思考,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4)及时申报课题,争取立项研究。做到时间准确,材料齐备,文面清晰美观。
2. 实施阶段(2023年11月——2026年12月): (1)认真进行开题论证,根据课题“申报表”的预定内容,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细化研究过程,明确研究成果,强化课题分工,进行现场论证; (2)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在“知网”等期刊网寻找近几年的权威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文献综述; (3)搜集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的丰富案例,并进行仔细辩证分析,组内商讨实验细节,整理讨论过程; (4)开展课题的行动研究,将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模式付诸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研究反馈,不断改进课题,完善课题。 (5)进行课题中期评估与论证,填写课题中期评估表,撰写课题中期评估报告,整理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寻找问题,制定对策,推进课题的发展; (6)设计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的标准、整理教案、设计学习活动手册,形成系列产品。 3. 成果梳理阶段(2027年1月——2027年6月): (1)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特别是过程性资料,包括课题三个报告,立项证书,论证意见,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课题组会议记录,活动方案,校本课程,活动照片等,整理装订; (2)整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案例叙事,教育论等; (3)进一步改进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案集、学生活动手册、案例集等系列产品; (4)写出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报告,逐级申请,邀请立项部门为课题结题组织课题成果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杜威和库伯等学者经验性学习理论相关文献,找出可以借鉴的思想理论,通过大量阅读他人的文献,找到研究本课题的思路和创新点。 2.对比研究法。本课题研究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实验组用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实验操作教学模式,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组的优势,形成系列产品。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科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将研究中所形成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并能进行推广。 4.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利用行动研究法,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初步研究成果进行实验,提高经验性实验操作教学的科学性、操作性。 5.案例研究法。搜集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的典型,归纳成功经验,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再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1.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程的主心骨。 2.科学实验操作经验是学生必备的科学品质。 3.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实践是教师丰富实验教学经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可能的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融合各学者的经验性学习理论,提取出可实践于科学实验操作教学的思想,归纳成功经验,编制《经验性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教案集》,为实验操作教学提供专业性的教学理论指导。 2.实践创新。通过教学实录、课堂观察、学生成长个案、教师成长个案等路径,编制《经验性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活动手册》,为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教师科学实验操作教学提供实践蓝本。使学生更全面、完整地亲历实验操作过程,丰富实验操作细节、了解实验药品配比、分析实验数据、创新实验教具等实验操作经验,最终获得自主实验探究的能力。 3.产品创新。通过研发实验材料、实验教具、实验数据分析等创新产品,结合成功经验的搜集,形成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实践系列产品,为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起到参考、示范作用。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
阶段成果(限5项)
| 经验性学习理论内涵、特征的文献研究综述 | 论文 | 2023.11 |
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学生实验操作活动手册 | 成果集 | 2025.8 | |
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创新产品 | 实验产品 | 2025.8 | |
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 阶段报告 | 2025.8 | |
最终成果(限3项)
|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系统教案集》 | 教案集 | 2027.1 |
《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实践研究》 | 论文 | 2026.12 | |
经验性学习理论下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教学实践研究总结性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7.2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研究力量 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均为本科学历,分别承担过苏州市、吴江区的课题研究,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这些成员均为区骨干教师。在多年的课题研究中,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都有较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省、市级核心刊物上,有近两百三十篇文章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并在吴江区、苏州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佳绩,除此之外,都独立承担过吴江区课题,对科学课程和课题实施有深入的理解。 研究基础 本课题在研究之前已经深入研读过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房慧的《经验学习理论》,并且从知网、期刊网、硕博网上下载了100多篇相关论文进行研读,如刘邓可撰写的《成人经验对成人学习的促进与阻碍——基于经验学习理论的分析》,夏淑玉撰写的《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等。再次基础上,对我集团的科学课现状即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实地调研,并配有评价标准。总之,本课题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保障条件 1.校内组织保障:本校为吴江区小学科学学科基地,师资力量优化配备。教育科研团队是苏州市、吴江区骨干老师带领下进行课题研究,教科研氛围浓厚,校青年教师人人承担或参与省级、市级、区级、校级课题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乐研究。 2.科研资金保障:学校承诺全力支持本课题开发及其研究,除了在教科研人员配备方面进行大力支持外,如果课题能顺利成为立项课题,学校预算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教科研经费10万元人民币。 3.基础条件保障:学校历年来坚持教学研究的各类制度和活动设置。学校加大教科研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获奖、发表均有较大的奖励,对教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奖励。这样,从物质、制度上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