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都小学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教学计划
日期:2024-09-10 08:22:05  浏览量:2

一、教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涉及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

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6个单元,包括《负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

1.《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认数过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也能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负数和0 的关系。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比较抽象的数学规律。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它是学生进一步探索小数的性质、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包括探索计算方法、理解计算原理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小数加法和减法》 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加法运算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4.《小数乘法和除法》 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为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增进对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以往把小数乘法和除法分开编排不同,本单元把小数乘法和除法混合分段编排。教者需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除法中来,同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除法计算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根据需要解决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字母表示数》经历由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由日常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到用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一次跨越,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图形与几何”领域

这个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多边形的面积》。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相对系统地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册着重导学生过动手操作、讨论分析和简单推理,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图形征的认识感受计算多边面积的一般策略和方法,丰富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提高分析、解决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还穿插安排了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以及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面积及其计量方法,感受面积及其计量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根据图形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面积测量和计算方法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 领域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1个单元,即《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时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统计结果作出必要的解释。通过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积累更多、更为有效的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在面对实际生活现象和问题时,也就能够更多地从统计的角度展开调查实验和分析思考;另一方面也能为其他一些统计图和统计特征量的学习打好基础、提供支持。

“综合与实践” 领域

本册教材共安排2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1.《校园的绿地面积》:引导学生调查或测量校园内的草坪、花圃和树木的占地面积,根据调查或测量结果完成统计表、计算全校的人均绿地面积。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班级联欢会》:学生刚学习了小数的计算,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及时以组织班级联欢会为活动载体,引导学生经历调查商品售价、设计购物方案、分组购买商品,以及结算购物费用等活动,体会小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实践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弹性,为不同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机会。全册教材共安排了四次“评价与反思”的活动,以使学生不断增强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教材还注意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习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 

1.联系具体情境,体会数概念的扩展,初步形成有关整数和小数、正数和负数的认知结构;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活动和数量关系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和讨论交流,经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和相关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过程,能应用公式计算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土地面积的大小,能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与面积计算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3.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能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联系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释统计结果。

数学思考方面。 

1.在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小数的意义、探究小数的性质,以及用负数和小数描述常见数量和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大小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数感。

2.在探索小数四则计算的方法、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进一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3.在口算、笔算、估算小数加、减、乘、除法,以及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4.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由具体数量关系抽象出字母表达式的活动,体会用变化的眼光考察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意识。

5.在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体会不同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6.在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分析和解释统计结果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7.在探索和交流数的排列规律和计算规律、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由此及彼的类推过程,以及由猜想到验证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负数的含义,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大小,小数的四则计算和相关混合运算,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用字母表示数,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等学习内容,尝试从数量的多少与次序、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数据的变化与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不同形式表示相同数量,用不同方法描述数量关系,比较数的大小,按不同运算顺序计算相同式题,按不同思路分割、拼补图形,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数据等活动中,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发现,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探索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方法,小数的四则计算方法及相关运算规律,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等活动中,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交流,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学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问题,进一步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4.在总结计算方法、检验计算结果、推导面积公式。分析统计数据、发现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解决问题的结果,进一步感受反思性学习环节的意义和价值。

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识负数和小数,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发现小数运算规律,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规律和计算公式,用统计图表整理和表示数据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自觉性。

2.在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运算规律,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学习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以及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和应用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等活动中,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方法上的收获与进步,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进行小数四则计算以及相关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自觉检查,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4.在用负数和小数表示常见数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数量的变化和规律,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数据获得信息、解决问题,以及测量、估计和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在交流小数四则计算方法,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讨论数和图形的变化规律,分析数据所蕴含的信息等活动中,进一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6.通过阅读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三、教学建议

纵观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悟了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实际调查等活动,启发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技能,主动探索新知,逐步总结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教学《负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广泛收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负数,使学生体会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进而在课上通过探讨不同场景下的负数归纳其共性,切实理解负数的含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也可以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见到的小数,学生往往会发现超市中商品的价格、自己的身高等实例。这样的做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并主动建构认知体系。

2.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迁移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时常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联系,而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新知生长点,唤醒与新授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从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如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我们可以先回顾整数加、减法的算理,体会到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有效解释了“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的做法。由于小数和整数一样,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方法,因此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小数与整数的相似性,引导学生联系整数四则计算的方法探索并理解相应的小数四则计算方法,将整数的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计算中来,顺其自然地把运算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范围中来。

3.重视动手操作,启发合作交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逻辑思维处于不断的成长之中,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图像或工具才能理解,更要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逐步完善认知。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小组之间的互助学习作用,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感受了多边形面积的一般策略和方法,而且丰富了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及交流能力都能有效得以提升。

4.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数学素养。“综合与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如《校园的绿地面积》、《班级联欢会》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3个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合理利用教辅用书。除了教科书,我们还有《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根据教学进度全部完成,《练习与测试》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选做。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以及一些优秀数学绘本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和教材配套的是《数学补充习题》,数学补充习题和课本紧密结合,基本都是课本知识的巩固。数学补充习题可以作为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作业,因此,我们要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上好每节课,那么补充习题的作业也就迎刃而解。而练习与测试在补充习题上略有提升,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每个思考题都列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可以让学生阅读式学习。我们自己平时课堂的教学,既要照顾学困生,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发展。  

6.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及平台,家校积极沟通。借助班级QQ群,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共同为孩子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7.进一步完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建立以年级组、教研组为首责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与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控制总量,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禁止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四、教学进度

全册教材共安排58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5课时的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全学期大约还有20%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鼓励教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和需求进行创造性教学安排。为了保障学生获得足够的课堂作业练习与书写时间,建议本学期内课堂作业本作业次数应达到或超过42次。以下是对各单元教学课时及课堂作业本完成次数的建议性安排,旨在为教师提供灵活调整的空间,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需求。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堂作业

(建议)

备注

1

9.29.6

认识负数(1)


9.2

开学上课

认识负数(2)

P6第8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P11第3、4题

三角形的面积

P12第8、9题

机动1课时


2

9.99.14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练习

P13第13、14题

中秋放假

梯形的面积

P18第34

梯形面积计算练习

P19第8、9题

认识公顷

P19~20第11、12、13题

认识平方千米


机动1课时


3

9.189.20

组合图形的面积

P23第12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练习

P23~24第6、7题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4

9.239.29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练习(1)

P26第4、5题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练习(2)

P268、9题

机动2课时


校园绿地面积


认识小数(1)

P356

5

9.309.30

认识小数(2)

P3611

国庆放假

6

10.810.12

小数的性质

P40第2、3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P4111、12题

大数的改写

P44第3题

小数的近似数


小数的认识整理与练习

P47第6、7题

7

10.1410.18

机动1课时



小数加、减法(1)

P50第2

小数加、减法(2)

P50第5、6题

小数加、减法练习

P51第89题

用计算器计算


8

10.2110.25

小数加、减法综合练习

P54第6、7题


小数乘整数

P58第24题

一个数乘10、100、1000……的计算规律

P58第7、8

小数除以整数

P62第2、3题

机动1课时


9

10.2811.1

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规律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

P63第1013、15题

小数乘小数(1)

P671、3题

小数乘小数(2)


机动1课时


10

11.411.8

积的近似值

P68第10、11题


小数乘小数练习

P68第1618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

P73第2、4题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

P73第6、8题

机动1课时


11

11.1111.15

商的近似值(1)



商的近似值(2)

P7414、15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P77第3、5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P78第8、10、12

机动1课时


12

11.1811.22

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1)

P79~80第4、6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2)

P80~81第10、12题

机动2课时


班级联欢会


13

11.2511.29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练习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


机动1课时


14

12.212.6

解决问题的策略(1)

P97第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2)

P97第5、6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P98第1114

机动2课时


15

12.912.13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P103第6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练习

P104第9、11题

机动2课时


16

12.1612.20

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

P106第56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

P10712、13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机动2课时


17

12.2312.27

数的世界整理与复习(1)



数的世界整理与复习(2)


图形王国整理与复习


统计天地整理与复习


应用广角整理与复习


18

12.301.5

期末综合复习


元旦放假

19

1.61.10

期末综合复习



20

1.131.17

期末检测

 

期末考试


1.20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