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数学二年级教研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日期:2024-10-15 14:25:12  浏览量:0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已经对数学知识与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大部分同学作业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1.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这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2.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6.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①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初步掌握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③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④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米=100 厘米;

⑤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⑥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数学思考方面
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②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问题解决方面
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②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方面
①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②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等.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
长。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合作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阶段性分析:进行课堂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性作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