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绸都小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科计划
日期:2025-02-10 12:18:17  浏览量:5

指导思想:

在“十四五”的发展之时,学校教科研工作要在党中央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学校内涵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学生道德品质及核心素养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做好服务与规划,以求为学校、教师、学生三维共振发展奠定基础。本学期,学校就是围绕学校的内涵、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系统开展谋划与实践活动。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如下:

工作目标:

1.期初做好学校主课题区里的开题工作,落实主课题计划、分工,以及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2.落实在校教师“十四五”省级、市级规划课题、教育学会、陶研课题、校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做好第10批区级2025年6月结题工作;组织教师撰写第11批区级课题,为申报做好准备。

3.以科研中心组、5年内青年教师论文写作团队、“明师”工程青年教师团队等教师专业社团为引领,开展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素养发展。

4.扎实开展全体教师沙龙活动、读书活动、论文评比等科研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渠道展示科研成果以提升教师的获得感、成长感。此外,期末做好全体教师的考核工作,从青年教师考核、教师成果统计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做到公平公正

5.学校特色文化持续发展,以“昇•明”为学校内涵,落实“菱叶渡”计划,结合学校主课题不断深入与深化。

6.根据区级文件要求,有效做好教科常规管理工作,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定期做好科研简报;同时积极参加区级教育科研协作组活动,争取承办活动。

7.规划好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做好校级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评比活动,研讨有实效;积极参加区级核心组、中心组、区级研讨活动,争取获得更多发展;积极参评区级综合实践成果展评、优质课、基本功等赛事,为两年一期的课程赛事落实到位,梯队发展更显著。

8.根据吴江区教育局要求,做好网络管理、学校网站等工作,并且及时落实好各类文件要求,切实做到安全与稳定。同时落实宣传工作,采用集团微信、绸都小学微信制作并推送,宣传学校文化特色。

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丰富科研活动,服务与协助教师发展

为规范、持续、长效做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校长室带领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以教研、教科融合的方式进行,从论文撰写、课题申报、基本功比赛指导、读书活动、主题沙龙等,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以促进专业发展。

1.做好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工作

2024年12月,省、市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已经结束了,吴江区获得省级课题1项,48项苏州市课题,在课题立项大大降低的情况下,绸都小学的主课题成功立项。2025年2月,学校主课题《基于“在地文化”的师生归属感提升的校本研究》进行区级开题活动,届时教科室主任施正芳老师进行落实。随即,题组负责人将召集组织课题组成员做好相关计划,并进行理论学习,课题开展、网络化管理等以实现课题研究的具体化、深入化。

2.管理市级、区级等各项课题的研究

根据苏州市教科院课题网络化管理要求和《吴江区课题网络化管理几点要求》,切实加强课题管理工作。一方面,做好管理苏州市级课题的网络化管理,做到每月有学习资料、活动记录等及时上传。另一方面,吴江区第10批课题、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专项课题,按区级要求结合课题进行研究,填写好区教科室下发的《课题管理手册》。2025年6月,落实好吴江区第十批课题结题工作。此外,校级课题的落实也要紧跟步伐,为吴江区第11批课题申报奠定基础。

3.积极申报课题,做好准备。“十四五”省市级滚动课题申报工作有序进行,众观以往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数量大幅减少,严之又严,为此今后有需要申报省市级课题的老师须早做准备。此外,吴江区第11批课题申报工作也应提前做好准备,届时落实好专家做好讲座,并提醒青年教师及时撰写区级课题。

4.读书活动,多元化开展

为营造浓郁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本学期落实计划,学校届时开展5年内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校外实践性读书活动,开展读后感评比活动等等,让青年老师在静默阅读中与教育大师对话,提升自我。

5.主题沙龙,全员参与

结合学校特色文化,结合近期教科研热门话题,结合教学实践需求,教科室在开学初制定了沙龙计划,结合计划分科式进行教科沙龙活动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与发展。如,学术沙龙活动、学科沙龙等等。

明师工程与科研中心组,促进教师梯队发展

学校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是有目共睹的,由校长室主抓,教科室协助的绸都小学“明师”工程一直列入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行列,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 借助“明师”工程平台,联合“纯谨”科研中心组在校长室、教科室领导带领下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学科专业素养,给予教师展示才艺的舞台,以不断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如,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如课题撰写指导、论文指导活动、学术沙龙活动等活动。

2.参评各类论文赛事,期许佳绩。为了有效推动教师的科研意识,学校根据各类论文赛事做好各项科研论文指导选拔工作,指导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本学期即将迎来几大赛事,教海探航、管理论文、师陶杯论文比赛等等,面对各项征文,希望学校老师积极准备,及早撰写优质论文聘请专家指导,争取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

3.青年教师,与“勤”联手,定期进行青年教师论文撰写辅导。本学期继续按照集团校要求开展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类工作,计划落实5年内青年教师的随笔比赛。一方面是要求每一位上岗五年内教师每学期撰写随笔并进行评比,进行各项表彰。其次根据“四大赛事”,以及吴江区级各项征文,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在自主参与与竞先评比的基础上促进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提升。另外,期末论文的上交作为青年教师绩效考核校本教研评优主要参考之一。

三、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有序有效

为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有序有效,在学期初由教研组进行统一规划,在教科室带领下由教研组长钮益琴老师落实,对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提出参考主题,并在去年实施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升。2024年绸都小学综合实践成果集获得吴江区二等奖,在2025年本学期我们将不断改进,更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教学职责和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明确课程必须专课专上,建立团队在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并进行整理、汇总。5月30日,学校届时将进行学生成果展评活动,由教科室组织评比,评出一二等奖,为后期区级比赛奠定基础。

此外,为了梯队发展更加有效,从学校里选拔青年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校级骨干人员。钱凯老师作为青年教师,认真积极报名,本学期将制定计划,进行相应的研讨活动。此外,综合实践成果的积累不仅包括学生成果展评,还囊括了教师论文、教学设计等等,所以期望绸小教师们在综合实践领域不断深耕发展。

四、特色文化建设,按照计划进行落实

绸都小学“昇•明”文化理念已经深入学校的各个角落,同时,学校主课题亦是围绕学校文化——《基于“在地文化”的师生归属感提升的校本研究》在2025年1月成功立项。接下来,学校文化建设结合学校主课题的计划进行落实,在各项活动中得以实施,深入人心。

五、媒体制作,不断宣传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

融媒体,是学校对外的窗口。2025年1月,教科室主任施正芳,融媒体负责人沈晓燕老师已经进行了“融媒体制作”培训活动,将微信制作、新闻的撰写、上传等培训进行落实。本学期,教科室将根据吴江区教科室的各项要求做好教科研简报,及时展示学校教科研工作;根据区教育局要求,陈肖依主任、钱凯老师将协作完成区级网络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推送可读性强、宣传正能量的新闻,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等等。

2025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绸都小学教科室将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思路,在反思、展望中努力创新,力争将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有活力,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