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四五”课题《2023/Q/02/023/05》:课题学习资料202410复杂学习的应然与价值
日期:2025-02-14 11:02:24  浏览量:0


  (一)回归学习的复杂性

  人的成全与发展要基于复杂的学习过程,这种复杂体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是知识本身的复杂性。知识领域有纵横交错的概念,并夹杂着交叉变化的案例,它是非线性的。那些“现成”的预先处理过的知识结构常常是失去效用的。学生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本身,还要学习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学习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并能够将所学内容进行迁移运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既要通过文本阅读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又要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知识、语境中各种语言现象的意思和用法等;

  另一方面则是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学习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表象感知封本质理解到观念认同再到审视世界,融合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去感知探究文本中的语言现象、体会语言特色,学习阅读策略,建构更加灵活的阅读认知结构,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通过整合和重构知识来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

  (二)回归教学的整体性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普遍关心教学容量,授课时常常事无巨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基于传统的“原子论”阅读教学思想,往往把阅读文本中的语言切割成一块块的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型让学生去“学”,学生学到的是零碎的的语言点和孤立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没有深度挖掘英语学科的内涵,学生也没有在阅读课堂中很好地进行学习与思考。

  复杂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用整体性思维来处理各种知识和能力的习得,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教学原则、策略、过程、方式、评价等进行统筹安排。关注文本解读,打通文本表层和深层的信息流,理顺文本的内在逻辑关联;关注阅读体验,综合平衡文本信息、思维培养和语言教学,形成“内容、思维和语言”有机融合的整体阅读教学思维;关注读写结合,利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点滴积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关注阅读素养,在阅读课堂中教会学生学习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解决英语学科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形成在复杂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回归情境的真实性

  现实世界中的新问题常常是劣构的,即问题解决的三要素“目标、条件和路径”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不清楚的。现实世界中的情境是错综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很难像解答学校里的标准问题一样,能轻易地找到熟悉的解决方法或者思路。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启动学生思维,从原封不动地再现知识结构,转向引导学生建立更加灵活的认知结构,并能运用所学解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劣构”问题。例如,牛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5 A party的课文讲述了课文主人公Mike邀请朋友们来他家里举办派对的故事。新授时,笔者用一张邀请函帮助学生厘清文本中派对的日期、时间、地点,并用一张待办事项表格和学生一起梳理了文中每个小朋友为派对所作的准备的分工。在这之后,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邀请函上缺的信息。学生经过和现实生活的比较,在邀请函上补充画好了参加派对所需的路线图,并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Unit3 Asking the way的所学,对路线图作了简要的英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