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复用性技能,指导学生在背景知识、文本内容、深层意蕴等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运用,通过针对性训练形成规则自动化;对非复用性技能,则引导学生在思考文本体裁、学习表达方法、提炼个人观点、评判相关信息等的过程中,基于观念建构、信息推论等认知图式解决新异情境问题。现依据该教学模式,以江苏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rawing in the park(Extended Reading)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一)教学分析
本单元描述了主人公Mike和弟弟Tim在公园写生的场景。重点句型是What can you see…? Can you see…?,重点学习的语法是情态动词can的特殊疑问句的用法以及can+动词原形。根据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的特点,笔者选择了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中的《龟兔赛跑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这一课外绘本内容进行阅读拓展教学。“龟兔赛跑”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绘本里复现的句子很好地复习和拓展了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从语法上对主教材进行了较好的融合。
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指向解决现实世界复杂体系问题,而非停留在理想情境中进行单因素行为判断。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通过体验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阅读过程,理解故事细节和大意,整合观点和信息,深度理解情态动词的语法和表意功能,对故事情节表达个人观点,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绘本故事中的表达方法,评判相关信息。
依据教学目标,学生需要知道I’m+形容词,can/can’t+动词原形等语法规则,这些属于复用性技能;另外,学生需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自主设计龟兔赛跑经过的新场景,并创设乌龟、兔子、观众间的对话,这属于非复用性技能。
要达成教学目标,还原学习本然样态,并且力求将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上出新意,笔者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任务:一是梳理绘本线索,初步感知角色。要求学生略读绘本,排列出龟兔赛跑经过的地方,理解故事的细节和大意;二是凝练故事冲突点,深度拓展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乌龟和兔子的位置对比(故事的明线)和情绪对比(故事的暗线),寻找故事的信息链,整合信息和观点;三是创意编写故事,重构角色语言。学生为龟兔赛跑途中设计一个新场景,并创设乌龟、兔子、观众间的对话,提炼个人观点,综合运用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