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纲领,紧扣“核心素养”导向,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结合学校“文化育人”特色,推进“读写结合”“传统文化浸润”“思辨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为小升初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 教学质量目标
全年级语文期末统考优秀率达40%以上,合格率≥98%。
学生阅读量达标率100%(课内拓展阅读+课外经典书目)。
2.学生发展目标
强化语言运用能力:90%学生能独立完成600字以上主题作文,做到条理清晰、情感真挚。
提升高阶思维能力:通过辩论、项目式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
3.教研组建设目标
形成2-3个校本化教学资源包(如“革命文化单元教学设计”“文言文微课资源库”)。
教师100%参与校级以上公开课或教学论文评选,力争区级奖项突破。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化教学研究,夯实课堂实效
1.集体备课:
实施“主备+研讨”模式,每周二下午教研活动,聚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民风民俗单元跨学科融合案例”)。
2.课题引领:
开展“高年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践研究”,结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课文设计辩论活动。
3. 课堂改革:
推行“三学课堂”(预学、共学、延学),利用导学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心理分析图表)。
(二)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1. 分层作业:
基础类(字词巩固)、提升类(阅读理解)、拓展类(主题写作),满足不同学情需求。
2. 实践作业:
结合“综合性学习”单元,设计“毕业纪念册制作”“传统文化小报”等长周期项目。
(三)拓展语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 学科竞赛:
举办“诗词大会”“辩论赛”“创意写作大赛”,选拔校级“阅读之星”。
2. 家校共读:
推荐《童年》《小英雄雨来》等书目,开展“亲子阅读打卡”活动,学期末评选“书香家庭”。
(四)强化教师成长,提升专业素养
1. 青蓝工程:
新老教师结对,通过“听课-评课-磨课”循环,重点突破习作教学、文言文教学难点。
2. 资源共建:
建立教研组共享云盘,整合课件、微课、试卷等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工作安排表(学期重点时段)
第1-2周 1. 制定教研组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2.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民风民俗主题)
第3-4周 1. 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2. 启动“青蓝工程”听评课活动
第6-7周 1. 期中复习专题研讨
2. 设计分层复习作业包(基础巩固+阅读提优)
第10-11周 1. 开展“毕业季”主题项目式学习
2. 筹备“诗词诵读展演”活动
第14-15周 1. 总复习策略研讨(阅读答题规范、考场作文技巧)
2.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
第18-20周 1. 期末复习冲刺
2. 教研组工作总结与档案整理
五、保障机制
1. 制度保障:严格执行教研组考勤、备课检查、作业批改抽查制度。
2. 资源保障:申请专项资金购买阅读书籍、数字化教学工具(如诗词学习APP)。
3. 评价保障:实施“学生成长档案袋”过程性评价,结合期末测试综合评定学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