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学习理论
复杂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而言的,传统的教学设计基于“原子论”设计方法,认为教学是一种预设的、机械的、简单化的设计,这种设计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的学习需要。人们关注不同层次、不同境脉下的复杂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基于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等整体性协调运用,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复杂学习按照终点行为的不同将各组成技能分为非复用性技能的和复用性技能两种。非复用性技能需要学生在问题探究、材料阅读中,基于观念建构、证据推论等认知图式解决新异情境问题;复用性技能指导学生在事实、概念等信息下进行识记、判断,通过针对性训练形成规则自动化。
荷兰开放大学的麦里恩博尔综合各种学习理论提出了关于复杂学习的4C/ID教学设计模式。其中,ID 就是 Instructional Design,就是教学设计。4C是4 Components,就是“四元素”的意思。这四个元素是:学习任务(Learning Tasks)、相关知能(Supportive Information)、支持程序(Procedural Information)、专项操练(Part-task Practice)。此模型包括十个步骤:设计学习任务、开发评估工具、排序学习任务、设计相关知能、厘清认知策略、确定心理模式、设计支持程序、明晰认知规则、弄清前提知识、设计专项操练。此模式为优化师生教学设计提供了帮助。复杂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还原学习发生的状态和特征,即真实性、整体性和复杂性。复杂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基于“原子论”的教学设计模式的重大变革,能有效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