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领域的应用
把复杂性理论引入教育学研究之中,无论是在整体的认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视野,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尤其是在教学设计领域。在国际教学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由荷兰开放大学教授麦里恩伯尔主持研究和开发的 4C/ID 模型 ,也称为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该模式广泛运用于各种职业领域复杂技能培训的设计之中。
二、复杂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并不适合于学生完成复杂的真实任务,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是把复杂的任务分解为简单的成分,所以,它特别关注某个特定的学习领域,例如: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或情感领域,这些领域分别对应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复杂学习理论提倡的:整合知识、技能与态度;协调性质不同的各构成技能;实现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迁移。
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复杂学习也并非简单地学习一些孤立的知识单元,旨在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者协调整合,从而使习得的知识技能有效迁移到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因此,整体性教学设计就是设计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形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构建适应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复杂学习不能依赖于孤立的情境,需要在实际的任务情境中灵活运用零散的知能。因此,复杂学习总是表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即对不同的知能进行协调与综合。之所以整体能够大于部分之和,是因为完成复杂学习时掺入协调和综合局部知能的能力。由此,关于复杂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挖掘与梳理、整体性学习任务的设置、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环境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等。
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把整门课程、整章内容及此堂课的内容看做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在对教学内容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挖掘与梳理,在复杂学习任务的教学中可以将相关的案例(例题)作为引导性材料,并把相关的概念、原理整合到案例(例题)展示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从多个案例(例题)中对同一个概念、原理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以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所展示的案例应尽可能地接近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