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升华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培养什么人”的人才规格,现实体育课程总目标中,课时的教学目标更为具体,课程思政的目标如何有效实现是一个新问题。
1.厘清目标维度,提升高度。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双基”目标,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再到课程思政的“高阶”提出,从学科知识到学科能力,再到学科育人观念的转变,彰显了教育不断回归人、走向人、关注人,以人为本的变革。教学目标要有全面育“人”的高度,但是,还要克服单一维度只教技术矮化教学目标,突破多维教学目标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被弱化、虚化、粗化,防止目标与效果游离。
2.立足身体变化,实化目标。体育首重育身体,体育课程的最基础、最本质、最直接的目标就是通过练身体而达到身体的变化,这是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基石。没有身体的变化,其他目标难以实现。身体形态、运动素质、项目技能等一系列变化,包括身体真实的各种丰富的“体感”是教学的底层目标,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看到自己身体的进步,进而由“体感”上升到“体认”身体变化、技术动作、人体机能运动表现背后的“原理、思维、思想”,再升华到“体悟”的“认同、精神、价值”的高度,实现以体育人,以体铸魂的思政目标。
3.以学生为中心,精化目标。教学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成长以及未来发展为指向设定教学目标。一节课不可能解决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全部目标。但是,立意高、落地实、操作明的一个个具体小目标,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却能发挥积跬步以至千里的作用。教一个动作,明确点线型的技术要求,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和掌握技能规律确定练习次数,注重个性化不同,确定可操作、可量化的技术和技能目标,在此目标上,明确要培养的思政目标。专业知识技能目标与思政目标,通过学生“体感”建立内在关系,实现一体多维的精细化教学目标。
文献参考:南阳师范学院网站“资源分享”